马赛曲
马赛曲是法国国歌,又译马赛进行曲,原名莱茵军团战歌,作者是鲁热·德·利尔。法国大革命期间,有过许多鼓舞斗志的战斗歌曲,而最受群众喜爱、流行最广的则是马赛曲。1795年7月14日法国督政府宣布定此曲为国歌。拿破仑在1804年称帝之后下令取消马赛曲国歌地位。1879年,法国政府重新定《马赛曲》为国歌。
词条内容:
马赛曲的作者名叫鲁热·德·利尔。他是法国大革命时斯特拉斯堡市卫部队的工兵上尉。他经常到阿尔萨斯著名的爱国者、斯特拉斯堡市市长迪特里希的家里作客。1779年冬,饥荒笼罩着斯特拉斯堡。市长迪特里希宴请德·利尔时请求他写出一首能鼓舞人民斗志的歌曲来。德·利尔借着酒一气呵成写出了马赛曲。
1793年,因鲁热·德·利尔是一名温和的共和主义者被投入监狱,1794年热月政变时恢复自由。鲁热终生独身未婚。法国复辟王朝期间,鲁热受到歧视,生活艰难,本打算回到家乡蒙太古居住,因住宅损坏未果,后在巴黎拉丁区一所小楼楼顶上留居。因贫病交困,经友人帮助,1826年迁入马恩省舒瓦西勒鲁瓦的一个养老院中。1836年6月26日去世,葬于当地老公墓中,1915年7月14日,其骨灰被移放到巴黎荣军院。
马赛曲原名为《莱茵军进行曲》,1792年由德·利尔在斯特拉斯堡首次演奏,不久就传遍全国。三个月以后,法国第二大城马赛的工人革命队伍高唱这首歌曲,浩浩荡荡地开进巴黎;马赛的俱乐部每次召开会议,开始和结束时都必定演奏这支歌曲;马赛人在行军路上也高唱这支歌。马赛曲因此得名。1795年7月14日法国督政府宣布定此曲为国歌。1879年、1946年以及1958年通过的三部共和国宪法皆定马赛曲为共和国国歌。
一听到马赛曲,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激情澎湃,这也是进行曲的特点。像义勇军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等等都是这样。而马赛曲作为历史悠久的歌曲,被很多歌曲所采用。国际歌版马赛曲、巴黎公社马赛曲、工人马赛曲、林登万之歌都是采用的马赛曲的曲调。2014年美国网友评选出了10首最好听的国歌,从第10到第1分别是 美国、荷兰、中国 、意大利、葡萄牙、法国、英国、欧盟、德国、俄罗斯。
法国时间2015年11月13日,法国遭受了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之后被成为11·13巴黎恐怖袭击事件。爆炸发生当时,法国队和德国队的友谊赛正在法兰西大球场进行,在比赛现场能清楚听到爆炸声。而从始至终,球迷们都井然有序,没有发生任何骚乱。在疏散过程中,人们齐声高唱法国国歌马赛曲。而在11月17日,在英国温布利球场也发生了温情的一幕,几百年来互相瞧不起的英法两国球迷坐满7万个座位,齐唱马赛曲为法国祈福。
马赛曲不管你是不是会唱,听到都不会觉得陌生,它不仅是法国的国歌,也是全世界流传最广的战斗歌曲。在以“二战”为背景的著名影片《卡萨布兰卡》中,曾有这样热血的一幕:酒馆里,德国军官们唱起了充满挑衅意味的军歌《保卫莱茵》,更多人却一同唱起了《马赛曲》进行还击,那正义凛然的歌声,一下子就令人热血沸腾起来,彻底击垮了对方的嚣张气势。
有一件浮雕作品,雕于法国巴黎爱德华广场的凯旋门上,是一座歌颂法国大革命的史诗性作品,这就是巴黎人民妇孺皆知的群像浮雕《马赛曲》,又名《1792年志愿军的出发》。浮雕《马赛曲》,是一座歌颂法国大革命的史诗性作品,是无以伦比的纪念碑,它那巍峨磅礴的气势长久地震撼人心。《马赛曲》被安放在法国爱德华广场的大凯旋门上,是法国人民热爱和平、自由的不朽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