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
故宫,原名“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型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传说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词条内容:
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世界五大宫还有法国的凡尔赛宫、英国的白金汉宫、美国的白宫、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凡尔赛宫位于巴黎市西南部,《凡尔赛合约》曾在这里签订。白金汉宫原为白金汉公爵建造,现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菲利普亲王居住此宫。白宫位于华盛顿,从1800年美国第二届总统起,历届总统均以此作为官邸,故人们常以“白宫”指代美国政府。克里姆林宫在莫斯科市中心,十月革命以后为苏联党政领导机关所在地。
《我在故宫修文物》于2016年12月16日在中国上映,是一部拍摄故宫稀世文物修复故事的纪录片。本片采用目前中国电视界少有的长时间纪实拍摄的方法,重点纪录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领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近距离展示稀世珍宝的“复活”技术,文物修复师的日常生活与修身哲学 。
1911年辛亥革命后,紫禁城宫殿本应全部收归国有,但按照那时拟定的《清室优待条件》,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被允许“暂居宫禁”,即“后寝”部分。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宫禁,同时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故宫。于1925年10月10日宣布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对外开放。1925年以后紫禁城才被称为“故宫”。
2014年7月,故宫博物院在清理文物时,工作人员在库房里发现了两个箱子,上面写着“乾隆诗稿”,打开后,竟然是乾隆皇帝的2.8万首诗的诗稿。过去库房里有1.7万多首乾隆的诗,加上这次的发现,有4万多首。这意味着在乾隆88年的人生中,每天都要写约1.3首诗,而《全唐诗》共有两千多位作者,也不过四万多首诗。据说他是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人,也是全世界古往今来写诗最多的人。
为什么称皇家宫殿为紫禁城呢?一种说法认为这与古时候“紫气东来”的这个典故有关。《道德经》中认为紫气具有吉祥意义,皇帝居住的地方,防备森严,寻常百姓难以接近,所以称为紫禁城。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紫禁城的来历与古代“皇垣”学说有关。古时天文学将天上星垣分为三垣,即太微垣、天市垣和紫微星垣。而紫微星垣是代称天子的,处于三垣的中央。古时有“紫微正中”之说和“太平天子当中坐,清朝官员四海分”之说。
明成祖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开工修建北京宫殿也就是紫禁城。永乐十九年(1421年)年,正式将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对强化明朝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朱棣在位期间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制度,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 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将由靖难之后的疮痍局面发展至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史称“永乐盛世”。
爱新觉罗·溥仪是最后一个住过“故宫”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辛亥革命爆发后,他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年号康德,所以又称“康德皇帝”。1945年溥仪在沈阳准备逃亡时被苏联红军俘虏。1950年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其自传《我的前半生》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电影《末代皇帝》曾荣获1987年奥斯卡金像奖等众多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