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叶君、萧寒执导,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三集文物修复类纪录片, 该片重点纪录故宫稀世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片中第一次完整呈现世界级的中国文物修复过程和技术,近距离展现文物修复专家的内心世界和日常生活,完整梳理中国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极富教育和科普意义,播出后广受好评。
词条内容:
文物修复师是一个专业对破损文物进行修复的职业,作为文物修复师,需要具有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极大的耐心和毅力,修复者还需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美术功力作为支撑,否则会失掉文物的古韵。文物修复师是负责对出现破损的文物进行修复的职业,文物修复师对文物修复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有着非常严格的规章制度,每次修复都要建立档案,详细记录文物的修复全过程及前后状况。修复一件文物,他们常常要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紫禁城就是人们常说的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代表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紫禁城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开始建设,历经14年才建成。故宫的房间数不清。有人说,故宫的房间有9999间半,这实际上是不对的,故宫所谓的半间房指的是文渊阁楼下西头的那一小间。而据实地测量故宫房间的真实数目是8600余间。
《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所展示的工匠精神就是我们所说的“匠心”。匠心是一种温柔的倔强。匠心的精髓就是对于文物修复的执着追求,踏实肯干,兢兢业业。在一切讲求效率、减少成本而尽力获得利益最大化的时代,我们迫切的需要这样的始终如一。这种对于匠心的坚守,是古老中国的传承,也是我们原本就温柔敦厚的底子。
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非凡匠心》就是北京卫视推出的一档关注工匠精神和真实生活的文化体验类节目。在节目中,张国立、王刚、张铁林、蔡少芬、巴图等明星们带领观众,走进匠人们的生活,体验匠人们背后的心酸与泪水。通过这档节目,普通人也对旗袍制作,徽州木雕,编钟复原,竹编等传统工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热播,片中那些文物修复师竟成为新晋“男神”,钟表修复师王津就是其中之一。谈及自己突然走红,这位气质儒雅的修复师很淡定:“吸引大家的是我手中精美的钟表,而不是我本人。”王津从事钟表修复已经有40余个年头,他本着“碰上了就是缘分,花多大力气也要把它修好”的原则,从不放弃一件藏品,同时他在辛苦工作之余,已经为故宫博物院培养了四代钟表修复师,尽自己所能,不让自己的手艺失传。
屈峰是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木器组组长,也因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突然火了,其实他只是个带着点侠义柔肠的文物修复师。无论面对的文物是多高的等级,用料如何讲究,屈峰也必须心静如水,沉下性子一点一点修。别看故宫富丽堂皇,这里是不能装空调的,每到冬天,屈峰全副武装还被冻得手指不能打弯儿,但他仍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着自己的事业。
王五胜也是出现在这部纪录片中的一位文物修复师,他主要从事的是陶瓷修复。在谈及学习文物修复技艺的经历时,他回忆道:基本功就练了一年。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是王五胜认定的文物修复标准。而他对这一职业,对故宫也都是饱含深情的。片中王五胜言语中无不透着对故宫的深情:“清晨一个人站在大殿中,心情会特别愉悦。我对这里每一扇门每一道墙,都特别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