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
南宋时期著名爱国词人,人称“词中之龙”,同时也是著名的抗金将领,真正“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代表人物。生于金国控制时期的山东,年幼起义抗金,少年英雄名震朝野却最终含恨而死,是历史上又一位活活憋屈死的大丈夫。
词条内容:
辛弃疾的词气势磅礴,风格沉雄,与著名政治家、大文豪苏轼并称「苏辛」,一改宋词「靡靡之音」、「歌楼市井」的形象,开豪放派词风之先河。「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名句更为千古传诵。
同为南宋爱国文人、古代文武双全的代表人物,陆游与辛弃疾比起来最多算是一个会武术的文臣,而辛弃疾在南宋的中兴武将中可是数得上的人物。最著名的事迹是他带着五十多人马勇闯五万人的金兵大营活捉叛徒——「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兔」。一时间朝野上下「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辛弃疾字幼安,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二人同为济南府人,因此二人并称「济南二安」。辛幼安的婉约词最著名的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简直让人觉得这厮是不是人格分裂。当然,「人格分裂」的还有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好多七尺男儿也难有的豪迈气概。
辛弃疾年轻时,与另外一支起义军首领义端和尚归顺耿京,不料义端偷走耿京军印后叛逃金国。耿京发现后要杀辛弃疾,辛弃疾说:「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随后在路上截住义端,义端道:「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然而辛弃疾还是将其斩首。「兕」就是犀牛的意思,从此辛弃疾便与犀牛结下了不解之缘。
辛弃疾出生在金人统治之下,幼年抱定为南宋收复失地的决心,金国君主完颜亮死后,辛弃疾组织起义,并得到了宋高宗的接见与册封。然而高宗逝世后,孝宗即位,辛弃疾抗金抚国的方略却未得重用,写下了“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这样憋屈不已的诗句,临终前也是大呼三声「杀贼」后含恨而死。
好基友陈亮这样形容辛弃疾: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明明是一代帅才,却被绵软无力的南宋逼成了一个词人。写过《美芹十论》、《九议》这类兵书战册的他一生壮志难酬,「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这样雄浑之词的背后,该是对自己生不逢时怎样的唏嘘与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