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邁向現代的摸索》(歷史的轉換期11)木村靖二【文字版_PDF电子书_下载】

《1919年.邁向現代的摸索》封面图片
书名:1919年.邁向現代的摸索
作者:木村靖二編
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
译者:黃鈺晴
出版日期:2023-5-1
页数:272
ISBN:9789570534894
0.0
豆瓣短评

前往下载

当当正版

亚马逊购买

全网资源

内容简介:

西元1919年,人類歷史的轉捩點────────

歐洲:巴黎和會與國際聯盟,條約處理戰後問題,民主平等概念深化

東亞:中國五四運動,朝鮮三一運動,反帝國主義及民族主義勃興

北亞:共產國際成立,共產主義向全世界擴張

南亞:甘地欲發起不合作運動,爭取印度獨立

西亞:鄂圖曼帝國解體,西方列強勢力進駐

北美:威爾遜原則的受挫,美國晉升世界經濟強國

1919年,距今約莫100年的上個世紀初,人類剛結束了有史以來影響最廣泛全面的總體戰──第一次世界大戰。舊世界體制被破壞殆盡,新事物及新觀念隨之萌生;無論情願與否,世界已然邁向全新的未知階段,各國都在試著探索自己的定位與未來。可以說1919年,是人類告別近代、摸索何謂「現代」的關鍵之年。

匆促的巴黎和會與嘗試重建秩序

進行了四年之久的一次大戰,在眾人未曾預期的情況下突然結束。為了收拾殘局,各國代表團齊聚巴黎,要開啟一場規模前所未見的大型會議,目的是重建世界秩序。和會事前並無縝密規畫,只能且戰且走;幾大國的態度也各自不同,甚至相互衝突。雖說如此,這場和會仍舊宣示了全人類修復當前秩序的企圖,以及對世界和平的冀求,國際聯盟的成立就是一例。只是修復結果不如預期,似乎宣告重返過往世界已然不可能。各國只能帶著不甚滿意的結果,繼續往前走。

戰後的民族自決浪潮

如果說,一次大戰為人類打開了名為「現代」的這扇大門,那麼,它也在入口處留下了不少遺緒。人類必須想辦法加以解決或運用,才能順利走進門內。首先就是俄羅斯、奧匈、鄂圖曼等大型多民族帝國的解體,以及東歐、南歐等民族國家的獨立。美國威爾遜總統的民族自決原則,深化了民族主義浪潮,東亞諸如中國、朝鮮等地也號召反殖民、反帝國主義運動,訴求民族自決。可以說,民族主義裂解了戰前帝國角力的時代,邁向民族國家林立的時代,各地無不追求建立單一民族國家。

民主制度的深化與變形

民族國家最重要的是培養國民情感,凝聚民族團結。加上一次大戰發展出動用全國人力與資源投入戰爭的總體戰體制,深化了每一位國民對國家事務的參與,特別是政治領域,女性選舉權也隨之普及。主權在民的思想,以及代議民主制的推行,成為戰後西方國家的一大發展課題。然而,當時的民主制度的發展,以及人民對民主理念的想像,並不像100年後的我們那麼熟稔而制式。對民主的嘗試,也可能產出如希特勒這般以極端個人崇拜、種族團結為號召的民選領袖,走上納粹德國的法西斯主義道路。

戰債問題與納粹的興起

納粹的興起,也跟一次大戰留下的遺緒有很大關係。戰後巴黎和會定調對戰敗國的懲罰性賠償,讓德國經濟崩潰;歐陸各國也受美國所制約,被戰債問題綁架。一戰後退回孤立主義的美國晉升經濟大國,戰後歐陸重建經濟也由美國資本挹注,美國的消費文化與生產制度更是影響全世界。然而一旦這個過於自信的美國經濟崩潰,就會是全面性的災難。世界經濟大蕭條就是再明確不過的例子。納粹黨在大蕭條中興起,最終奪權,給了民生凋敝的德國人民一個重返日耳曼榮耀的希望,也將全世界帶向另一場更加慘烈的大戰。

文明的另一個選項:共產世界

大戰結束後,人類世界誕生了另一個選項,也就是奉行共產主義的蘇俄。半個世紀前萌生的思想火種,終於在新世紀初化為實際的政治組織。在大戰末期,西方列強也曾試著介入俄國內政,對於蘇維埃抱持猜忌,但也有新興國家與之合作,幫助穩固自國勢力。在日後整個二十世紀,這個人類文明的另一個選項如同影子般,與西方資本主義為首的自由世界如影隨形,影響一直延續至今。

五四運動與中國的未來

在上個世紀被西方強取豪奪的東方大國中國,藉由一次大戰後的契機,開始思考未來。應該模仿西方政治體制,還是謀求符合東方傳統的政治體制?以五四運動為濫觴,當時受西方近代教育洗禮的中國知識分子,無一不面臨這樣的大哉問。包括日後提出多種學說的孫文等人,都試圖找尋中國得以在新時代安身立命的現代國家形象。雖說日後的發展邁向黨國體制、有期限的一黨專政,但終究提出了不全然等於西方的可能性。只是從今日看來,同樣是拒絕西方民主制度、合理化中國獨特的獨裁統治,相隔逾百年的論調,竟有著不可思議的相似性。

1919年,正是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年分。「歷史的轉換期」系列以這一年做為全套書的終冊,似乎也宣示了這樣的態度。人類的歷史充滿了可能性。每一個關鍵的轉換年分,都是當下充滿能動性的人們,在世界的不同角落做出選擇、相互影響,最後共同形塑出屬於該時代的特徵,並開創下一個時代。

作者简介:

編者簡介

木村靖二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科博士課程肄業。

1943年生,專長為德國近現代史。

【主要著作】

《士兵的革命──一九一八年德國》(東京大學出版會,1988)

《第一次世界大戰》(筑摩新書,2014)

《德國史》(編著,新版世界各國史13;山川出版社,2001)

《近現代歐洲史》(共著,地域文化研究1;放送大學教育振興會,2006)

《世界大戰與現代文化的揭幕》(共著,世界的歷史26;中公文庫,2009)

作者簡介

池田嘉郎

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副教授。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課程修畢,文學博士。

1971年生,專長為近代俄國史。

【主要著作】

《革命俄羅斯的共和國與國民》(山川歷史專題14;山川出版社,2007)

《俄國革命──破局的八個月》(岩波書店,2017)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帝國的遺產》(編著,山川出版社,2014)

《從世界戰爭到革命》(責任編輯,俄國革命與蘇聯的世紀1;岩波書店,2017)

The homeland's bountiful nature heals wounded soldiers: Nation building and Russian health resorts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in Adele Lindenmeyr et al. (eds.) Russia’s Home Front in War and Revolution, 1914-1922. Book 2. The Experience Revolution of War and Revolution, Bloomington: Slavica, 2016.

紀平英作

京都大學名譽教授。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碩士課程修畢,文學博士。

1946年生,專長為近現代世界史。

【主要著作】

《邁向美國治世之路──胎動中的戰後世界秩序》(山川出版社,1996)

《歷史之核子時代》(世界史劇本50;山川出版社,1998)

《美利堅合眾國的膨脹》(共著,世界的歷史系列23;中公文庫,2008)

《歷史之「美國的世紀」──自由、權力、統合》(岩波書店,2010)

《新學院──二十世紀美國的溫和叛逆者們》(岩波書店,2017)

深町英夫

日本中央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所長、國際經營學部教授。東京外國語大學大學院地域文化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修畢,學術博士。

1966年生,專攻中國政治史。

【主要著作、譯作】

《孫文革命文集》(編譯,岩波文庫,2011)

《教養身體的政治──中國國民黨的新生活運動》(岩波書店,2013;三聯書店,2017)

《孫文──近代化的歧路》(岩波新書,2016)

《中國議會百年史:誰代表誰?如何代表?》(編著,東京大學出版會,2015;臺大出版中心,2019)

監修者簡介

木村靖二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專長為西洋近現代史、德國史。

岸本美緒

御茶水女子大學名譽教授。專長為明清社會經濟史。

小松久男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專長為中亞史。

譯者簡介

黃鈺晴

成大中文系畢業,現為日文譯者。譯有《沖繩走私女王:夏子》、《亞歷山大的征服與神話》、《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大英帝國的經驗》等書。

目  录:

出版緣起 陳建守

導讀 韓承樺

寫在前頭 木村靖二.岸本美緒.小松久男

總 論 邁向現代的摸索 木村靖二

第一章 巴黎和會與俄國內戰 池田嘉郎

1 俄國革命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2 內戰下的俄國

3 和會的開始

4 高爾察克的進擊與受挫

5 蘇維埃政權的倖存

第二章 胎動中的巨大國家──美國 紀平英作

1 「戰後」世界的前景

2 歐洲眼中的美國

3 限制移民的國家

4 共和黨政府打造秩序的理論

5 從崩潰到新政

第三章 納粹主義的選擇 木村靖二

1 大眾政治動員時代的序幕

2 圍繞著新憲法與和約的抗爭

3 經濟大蕭條與摸索新的未來藍圖

第四章 近代國家形象的摸索 深町英夫

1 普遍與特殊

2 對民主制度的懷疑

3 摸索新制度

4 傳統與尖端

5 繼承者們

圖片來源.作者簡介.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