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第二版)》【日】城山智子【文字版_PDF电子书_下载】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第二版)》封面图片
书名:大萧条时期的中国
作者:【日】城山智子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译者:孟凡礼/尚国敏
出版日期:2021-10-1
页数:361
ISBN:9787214255372
0.0
豆瓣短评

前往下载

当当正版

亚马逊购买

全网资源

内容简介:

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是一个全球性现象:每一个与国际金融与商品市场相联系的经济体都受到了冲击。本书不仅意在表明中国无法逃避资金流动和贸易急剧下降的后果,而且还提供了一个理解现代中国历史的新视角。大萧条是现代中国的分水岭。在以金本位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中国是唯一使用银本位的国家。国际银价的波动侵蚀了中国的货币体系,并破坏着中国的经济稳定。为了应对严重的通货紧缩,国家对市场从自由放任转向调控干预。用不同的外汇标准构建新的货币体系,要求审慎的政府管理;最终经济复苏与币制改革的进程导致了整个中国经济政治化。通过对大萧条冲击与其后经济复苏过程的分析,本书考察了中国与世界经济关联下国家—市场关系的转变。

目  录:

上卷 通货膨胀与自由放任的年代:1931年之前的经济趋势

第一章 银本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国

中国的银本位

作为货币或商品的白银

作为白银交易商的银行:平价与市场汇率

白银价格及其对中国货币供应的影响

小结

第二章 工业化的到来:长 三角洲地区的纺织业

棉纺业

缫丝业

小结

第三章 公司负债:资本积累问题

资本积累:企业家的初始问题

寻求贷款与银行贷款合同条款

债务与公司管理

小结

下卷 萧条年代,1931-1937年:经济与政治的转变

第四章 农村崩溃

农产品价格的下降

农村地区的贸易状况

农村金融机构的崩溃

农村的崩溃:一个城市问题

小结

第五章 工业萧条

缫丝业

棉纺业

小结

第六章 上海金融恐慌(1934-1935年)

城市繁荣的幻象:1929年10月至1931年8月

银行延误清偿:1931年9月至1934年6月

上海金融恐慌:1934年6月至1935年11月

小结

第七章 应对危机:1935年11月的币制改革

币制改革的外交背景

1935年11 的币制改革

从大萧条中复苏

小结

第八章 成就与局限:经济政策与国民政府再考察

缫丝业的复苏

棉纺业的复苏

农村金融的重建

小结

结论

银本位与中国的工业化

货币体系的政治经济学

中国与世界经济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