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戴维·凯斯勒【文字版_PDF电子书_下载】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封面图片
书名: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
作者:[美]戴维·凯斯勒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译者:刘颖 孟宪妮
出版日期:2021-6-10
页数:281
ISBN:9787521728606
0.0
豆瓣短评

前往下载

当当正版

亚马逊购买

全网资源

内容简介:

当灾难来临,面临生离死别

在哀痛的巨大阴影下,

如何振作起来,继续生活?

如何找到生命的意义?

人生的根本问题就是生死。生命的无常,让每个人在漫长或短暂的人生中都不得不面对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

1969年,生死学泰斗、精神科医生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博士在其著作《下一站,天堂》(On Death and Dying)中提出哀伤五阶段理论。她认为,哀伤包括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这五个阶段。

作为罗斯博士的得意门生,戴维·凯斯勒不仅传承并实践着哀伤五阶段的理论,还与罗斯博士合著了两本书。多年来,凯斯勒的哀伤治疗工作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与信任。2016年,凯斯勒的小儿子意外离世,这引发了他对于哀伤本质与死亡意义的更多思考。他发现,哀伤五阶段之后还有第六个关键阶段,那就是找寻生命的意义。当面对人生意外的、毁灭性的打击时,我们需要慢慢接受现实,用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方式纪念逝者,找到能够与逝者保持联结的方式,并下定决心重新投入生活,用爱化解痛苦,认真书写余生。

正如凯斯勒在书中所说,“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滑向崩溃的边缘,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如何坚强地站起来,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再次踏上人生的旅途”。

作者简介:

【美】戴维·凯斯勒(David Kessler )

戴维·凯斯勒是美国知名哀伤治疗专家。数十年来,他一直从事着临终关怀、哀伤治疗以及逝者亲属安抚等工作。凯斯勒曾与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博士合著了《当绿叶缓缓落下》(On Grief and Grieving)与《人间生死书》(Life Lessons)两本书。他所著的《生命尽头的需要》(The Needs of the Dying)作为临终关怀类畅销书,曾得到特蕾莎修女的好评与肯定。

此外,伊丽莎白·泰勒、杰米·李·柯蒂斯和玛丽安娜·威廉森等知名影星都曾在亲友面临生死挑战时咨询过凯斯勒,请他提供专业服务。凯斯勒还与美国已故演员安东尼·帕金斯及迈克尔·兰登合作过。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福克斯广播公司、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和《奥兹医生秀》等媒体都对凯斯勒的工作进行过报道。凯斯勒还是Oprah.com网站、Sharecare.com网站、《奥兹医生秀》、《Anderson Cooper 360》新闻节目和《赫芬顿邮报》的特约撰稿人。(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grief.com网站。)

2016年,凯斯勒年仅21岁的小儿子突然去世。凯斯勒在经历了丧子的巨大痛楚与挣扎后,终于走出阴影,为我们带来《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这本新书,与读者分享他的哀伤治愈之旅。

目  录:

目 录

作者按_ V

前言 哀伤的第六个阶段_ VII

知名精神科医生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认为哀伤有五个阶段,包括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我用亲自经历验证到,哀伤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第六个阶段,那就是找寻生命的意义。

部分 失去的一切都有意义

第1章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_ 003

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陷入崩溃的边缘,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如何站起来,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再次踏上人生的旅途。

第2章 见证哀伤_ 023

每个人的哀伤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无论你如何表达哀伤,都需要有人来见证这份感受。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悲痛,无须强颜欢笑。

第3章 死亡的意义是什么_ 047

没有经历过痛苦和死亡的人生,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人生。如果我们可以接受死亡,并把死亡视为生命另一种形式的前奏,就能因此获得心灵的自由。

第4 章 接受现实_ 069

找寻生命的意义的步,就是接受现实。我们通常都不可能马上接受亲人亡故的事实。为已逝亲人安排葬礼时,你才会慢慢接受所爱之人已经离开的现实。但这种接受只是部分接受,亲人的离去对你来说仍是不真实的。

第5 章 做出你的决定_ 087

面对深深的痛苦,我们能够决定自己未来将如何生活。决定重新投入生活是需要自己积极参与的,我们必须积极地做出决定。我们比自己想象的更强大,我们有能力让爱贯穿一生。

第二部分 直面哀痛中的挑战

第6 章 你不是“上帝”_ 107

当我们对悲剧不再追问“为什么”,就会开始扮演“上帝”的角色。我们会告诉自己,“我本可以阻止他的”或“死的应该是我”时,这就意味着我们赋予了自己虚假的能力,因为我们无法决定他人的生死。

第7 章 自杀不是一种选择_ 125

当我们因亲人自杀身亡而哀伤不已时,会不可避免地为自己没能阻止他们的行为而感到困扰。实际上,自杀不是一种自私的行为,甚至不是一种选择,它是一个人精神上需要帮助的表现。

第8 章 我们只能对自己负责_ 143

面对生离死别,面对人生中复杂、令人沮丧的人际关系时,我们只能对自己负责。对于哀伤之人来说,如果他们的生命正在被对另一个人的不满和怨恨所消耗,那么宽恕对他们来说则是一份极好的礼物。

第9 章 丧子之痛_ 165

如果你的孩子去世了,你将很难接受这个事实。这种痛苦令人难以承受, 甚至会导致孩子父母婚姻的结束。为人父母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试炼,我们需要从悲痛中振作起来,投身到改善其他孩子现状的更有意义的事业上去。

第10 章 流产和婴儿早夭之痛_ 181

因流产的私密性、人们对此讳莫如深所造成的痛苦,与婴儿早夭造成的痛苦是不可估量的,这让女性本就不堪的哀伤更加难以承受。一个孩子如果从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呼吸过,他们甚至会被认为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

第11 章 精神疾病与成瘾导致的死亡_ 193

如果有些人死于成瘾或精神疾病(包括导致自杀的精神疾病),人们就会对这个妄下判断,而这些话是他们永远也不会对因其他疾病去世的人说的。实际上,他们对这类逝者的评价是错误的。

第三部分 向死而生

第12 章 用爱化解痛苦_ 215

你感受到的爱有多深,痛就有多深。在痛苦中寻找爱的萌芽吧,就像一棵娇嫩的幼苗,你需要关注它、浇灌它。如果你做到了,爱就会再次绽放。

第13 章 管理逝者的遗产_ 231

我们通过很多方式来纪念已逝的亲人,如建立基金会、设立奖学金或兴建以亲人名字命名的建筑,也可以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写下来分享给其他亲友。

第14 章 与逝者建立新的关系_ 247

当亲人去世后,我们与他的之间关系并不会随之消失,我们需要与他建立起一种新的关系。这样,我们之间的关系会不断延续、发展和成长,从而获得新的意义。

第15 章 重建人生_ 255

若要修补破碎的心,我们需要与朋友与家人之间建立更深的联结。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和触摸能够帮助我们缓解心碎综合征的症状,遵循平日的生活规律会让我们平静下来,重建人生。

后记 让余生充满意义_ 275

我们以为哀伤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实际并非如此。我们需要变得更强大,好好生活。找到生命的意义,未来由你书写。

致谢_ 279